117 以面试之名(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bsp; 他接着问:“你能说一句跟江南有关的诗词吗?”

    对方略一思索后答:“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他点点头:“很好。请你以这句诗的意象为基础,将它描绘的场景展开成一个起承转合完整的小剧情,以大纲的形式口述就好,给你三分钟思考的时间。”

    他说完,在对方明显受到惊吓的目光中拿出手机计时。

    看着男生出去时颓废的背影,沈亦泽深感同情,委婉地提意见:“你会不会问得太难了?”

    “这还难?”张春林不以为然,“本质就是扩写而已,只要平时积累的够多,连三分钟的思考时间都不需要!”

    “关键是,积累够多的他未必愿意来咱们公司啊!”

    沈亦泽担心照他这种问法,最终没一个答得上来。

    张春林却说:“那咱也不能自降标准,招一些基础不牢的人进公司吧?”

    沈亦泽一噎,承认他说得在理。

    在理归在理,事实正如沈亦泽所预料的那样,在张春林循序渐进的提问下,前十一位面试者,没有一个的表现足够令人满意。

    终于轮到最后一个面试者。

    “12号,徐文茜!”

    门推开,徐文茜今天换了身浅灰色小西装,修身裁剪,精致却不过分庄重,风格简约而清新,正如她本人给人的感觉一样。

    她看见张春林时明显的一愣,眼底依次闪过错愕、惊讶和一丝微不可察的挫败。

    这个男生,这个让她在本科期间当了四年第二的男生,好不容易捱到研究生摆脱了他的阴影,想不到再见之时,他竟成了她的面试官!

    读了个研究生,差距反而更大了吗……

    她握了握拳,咬咬下唇,心中略有些不甘。

    张春林笑道:“坐吧,别紧张。”

    “我没紧张。”

    徐文茜下意识瞪他一眼,随即想起这是面试,赶紧敛起凶巴巴的神色,冲沈亦泽温和一笑,在两人面前落座。

    沈亦泽笑道:“先自我介绍一下吧。”

    “好。”

    “我是徐文茜,我有三段实习经历,分别在江河传媒、清荷工作室和江南广播电视台,主要负责策划、剧本和文案相关的工作……”

    和前十一位面试者不同,徐文茜的自我介绍完全不提在校的经历和性格爱好这种不着边际的东西,而是全部集中于她的实习经历和曾做过的项目,着重展现她的专业能力和个人优势。

    整个自我介绍听下来就四个字:言之有物。

    沈亦泽相当满意,随便捡了几个问题走走过场。

    他问完轮到张春林。

    张春林拿出问第一个面试者的问题:“你能说一句跟你家乡有关的诗词吗?”

    徐文茜毫不犹豫地答:“夜放笙歌喧紫陌,春邀灯火上红楼。”

    “不错。请你以这句诗的意象为基础,将它描绘的场景展开成一个起承转合完整的小剧情,以大纲的形式口述就行,给你三分钟考虑的时间。”

    他说完,一丝不苟地拿出手机计时。

    沈亦泽诧异地看他一眼,心说这小子挺狠啊,对老同学竟也一点不放水。

    正好,沈亦泽也想趁机瞧瞧她的基本功。

    他看向徐文茜,她微低着头,闭着眼,眼皮轻微而快速地颤动,显然正聚精会神地思考着。

    “好,时间到了。”

    徐文茜抬起头,清清嗓子,不疾不徐地讲述。

    故事不长,却出乎两人的意料。

    “夜放笙歌喧紫陌,春邀灯火上红楼。”

    这是北宋词人仲殊咏叹蜀都蚕市之兴盛繁华的词句。在两人的预想中,徐文茜应该会循着词作者的本意展开,但她却一反原作的意境,构思了一个隐藏于繁华表象下的阴暗故事。

    讲完她问张春林:“还可以吗?”

    沈亦泽敏锐地察觉到一点不对劲。

    这是在……挑衅吗?因为张春林是悬疑类型的编剧,所以故意构思了一段偏悬疑的剧情?

    “非常棒!”

    抢在张春林之前,沈亦泽开口:“你能跳出原词的框架,这很不容易。尽管某些地方交待得不够清楚,但考虑到只有短短三分钟的时间构思,就算换成张编,也不可能比你做得更好!”

    “啊?”

    张春林一愣,正想反驳,沈亦泽赶紧踩他一脚,让他疑问号的“啊”立马变成惊叹号。

    真是个呆子,赢了人家四年,让人家赢一次有什么关系?怪不得母胎单身!

    沈亦泽默默吐槽一句,在桌子下打手势让他闭嘴。

    “谢谢!”

    徐文茜弯起眼睛,心情愉悦。

    沈亦泽笑道:“我还有最后一个问题。你优视获奖的那部迷你剧,是叫《此间的少女》吗?”

    “是。”

    “剧本写得不错,拍得也很好。是你自己拍的吗?”

    一听这话,张春林立刻神情古怪地看向沈亦泽。

    沈亦泽无视他的目光,只目不转睛地看着徐文茜。

    徐文茜摇摇头:“不是我拍的,是我一个朋友拍的。”

    “你这个朋友很优秀啊,她工作了吗?”

    “没有,她在国外留学。”

    “那她有没有当导演的打算?我们公司以后会开展这方面的业务,急需她这样的人才。”

    “呃,她就算当导演,也会更倾向于拍人文自然类的纪录片吧,可能不太适合你们公司。”

    这样的吗?纪录片确实不怎么赚钱,短期内应该不会涉足。

    沈亦泽心里盘算着,继续问:“她还拍过别的作品吗?”

    “19年拍过一部西湖的纪录片,好像叫什么——不是,这是在面试我还是在面试我朋友啊?”

    徐文茜突然反应过来。

    说好的最后一个问题,怎么越扯越远?

    张春林噗的笑出声:“我们沈总这是在为将来布局,你格局太小,看不懂也正常。”

    “别听他胡说八道!”沈亦泽解释,“我没别的意思,就觉得你朋友是个人才,特别欣赏她的才华,所以多打听几句。有机会合作固然很好,没有也没关系,我不强求。”

    他顿了顿,正色说:“我没什么要问的了,也不用再考虑。我现在就可以给你个准话,我和小柒需要你,十分希望你能加入我们。虽然公司才刚刚起步,但我可以向你保证,我们给你的待遇绝不会比别家差!”

    徐文茜眼睛一亮,却没有立刻答应,而是说:“我有个问题。”

    “你说。”

    “其实我已经跟华影签了三方。昨天我打电话问过了,他们说小柒仍是华影的首席编剧。我不太明白,华影和这个公司,哪个才是她的重心?”

    沈、张二人对视一眼,张春林说:“事实上,我和沈总现在也还是华影的编剧,要到五月一号才正式离职。小柒也一样,不仅是她,华影的编剧,至少一半都会跳槽到我们公司。”

    夸张了,但对外吹吹牛逼也不是坏事。

    “为什么呀?华影怎么了?”

    徐文茜追问。

    沈亦泽微微一笑,说:“商业机密。等你入了职,会知道的。”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