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指导老师(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就这样,陈南找了一家小饭店进去了。

    原本饿了一上午,就准备点几个菜,可一个人也没法点菜,这下倒好。

    饭店叫“二合饭店”,虽然店面不大,但是好在干净。

    “哎呦,来了!”

    老板看见陈南来了以后,顿时笑着打了个招呼。

    这段时间,陈南每天在这里吃饭,一来二去,和老板都熟悉了。

    本就是一个不大的夫妻店,现在过了饭点,人更是不多。

    “今天吃点什么?”

    陈南笑了笑:“杨主任,詹姆斯教授,有什么忌口的吗?”

    詹姆斯笑着说道:“没有,我就是过来和陈主任聊一聊,吃什么不重要。”

    杨福朋点头一笑:“我看你是常客了,你点几个拿手的就就行,我不挑。”

    陈南笑了笑,没看菜单,直接点了几个菜:

    “青椒肉丝、西红柿鸡蛋、葱爆肥肠、辣椒肚丝,炒肝、一个西湖牛肉羹吧。”

    “三个米饭。”

    “谢谢老板。”

    “这可得做好点,有国际友人。”

    “做好了,可是能提升国际知名度的。”

    老板也姓陈,叫陈二合,听见这话,顿时笑了起来:“得嘞,你们坐好,我现在就去准备。”

    ……

    老板娘给倒了三杯热茶放在桌子上,便不再打扰三人。

    这个时候,詹姆斯哈肯看了看时间,对着陈南说道:

    “陈主任,这个点打扰伱,真的不好意思。”

    “只是,目前我在进行消化道肿瘤,癌前状态研究,陷入了一定的困惑之中。”

    “这一次来中日友好医院,也是希望谋求一些合作。”

    “可惜,于金华教授,对于临床科研,并不擅长,相比科研,他更擅长治疗。”

    “我觉得,于教授更像是一个工匠,而非科学家。”

    “他有很好的工匠精神,善于钻研和提高,但是却缺乏开拓和创新。”

    詹姆斯哈肯今年已经六十三岁,满脸的大胡子,戴着一顶绅士帽,一身西服穿的板板正正,和此时的苍蝇馆有一种说不出的别扭。

    可是,对方却丝毫没有在意。

    而是详细的和陈南直接讨论起来。

    “杨主任说,你对中医很有研究,所以,我希望可以和你好好聊一聊。”

    说完之后,他一丝不苟的摘下帽子,放在椅子上,顺便解开身上的黑色大衣,从内衬口袋里取出一个笔记本和一支笔,放在了桌子上。

    从这些细节就可以看出,这位詹姆斯教授绝对是一个认真且做实一丝不苟的人。

    这种人,其实十分适合做研究。

    陈南笑了笑:“嗯,咱们就闲聊,詹姆斯教授,您是前辈,称不上指教,就算是一次单纯的学术交流就行了。”

    詹姆斯笑了笑:“嗯,好!”

    “陈主任,您对萎缩性胃炎伴随肠化生,应该有所了解吧。”

    陈南听见这话,顿时眼睛一亮。

    因为……米磊目前进行的,甚至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的课题,就是这个研究。

    关于慢性萎缩性胃炎伴有肠化生的逆转。

    “您继续。”陈南没有打断对方。

    这个时候,詹姆斯哈肯,从口袋里取出一张打印出来的纸递给陈南:

    “陈主任,你先看一下这个,这是我准备发表的一篇论文。”

    “既往的研究认为,胃黏膜病变有一个“不可逆转点”,就是一旦发生肠化,即便怎么注意、怎么治疗,也很难逆转,只有傻傻地等它进展、傻傻地复查胃镜;于是很多被诊断为肠化的病人为此背上了沉重的思想包袱,甚至有的人为此而得了抑郁症。”

    “但其实,并非如此,我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结果之后,发现一点。”

    “其实,肠化生并非是不可逆的!”

    “肠化(IM),是胃黏膜肠上皮化生的简称,萎缩性胃炎发生后,胃粘液分泌就会减少,为弥补粘液分泌不足,胃黏膜层会进行自我修复,用杯状细胞来分泌粘液,因这些细胞与小肠和大肠的杯状细胞相似,故称肠上皮化生。”

    “简单说,就是胃黏膜上长出了本该在肠道的细胞,也就是长错了地方,它第一没有发生异形改变。

    第二,它还是基本正常的细胞形态,虽然人们说它是“癌前病变/状态”,但其实基本上它还算个好孩子,仅仅是进错了门。”

    陈南点头,这一点他在米磊实验的时候,也参与了解过。

    具体的过程虽然不太熟悉,但是也不陌生。

    这个时候,詹姆斯哈肯忽然说道:“现如今,公开发表的文献,极少谈及肠化能够逆转。

    但是,我这几年的研究表明,经过规范治疗,尤其是根除幽门螺杆菌,至少1/3的肠化是可以逆转的。”

    “这就说明,这一个问题,是存在一个钥匙的!”

    “可是,我觉得,三分之一,并非是终点!”

    “我不想把一个不成熟的数据公布出来,以至于误导很多人!”

    “我感觉,一定是我们的研究,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所以,我希望得到一些灵感。”

    这个时候,老板笑着端上来一盘西红柿鸡蛋。

    陈南却略微沉思起来。

    看见陈南不说话,一旁的杨福朋和詹姆斯哈肯都有些着急,甚至有些不理解。

    眼看着菜都要上齐全了。

    詹姆斯哈肯再也忍不住了:“陈主任,你为什么不说话。”

    陈南看见端上来的肚丝和肥肠以及炒肝,忽然笑了起来。

    “詹姆斯教授,你认识这几个菜吗?”

    詹姆斯哈肯闻声,顿时哑口无言,他瞪大眼睛,有些疑惑的看着陈南。

    甚至,他都觉得自己……这是疯了,来找他。

    这个人……怎么这样子?

    若非詹姆斯哈肯的修养太好了,早就骂娘走人了。

    “我不认识,有劳陈教授介绍一下。”

    陈南笑着说道:“这是肚丝,动物的胃做的菜。”

    “你尝一尝。”

    詹姆斯没有犹豫,点了点头,拿起来尝了尝。

    “这是炒肝,老BJ的炒肝儿是非常有名的以猪的大肠和肝脏为主要原料,这道菜对火候的要求也是非常高的,成菜后汤汁油亮酱红、肝香肠肥、味浓不腻、稀而不澥、口感醇厚。”

    “你尝一尝。”

    随后,陈南又指着一盘肥肠,说道:“这是肥肠。”

    “动物的大肠做的。”

    “你尝一尝。”

    詹姆斯哈肯虽然不解,但是盛情难切,依然依次尝了尝,味道真的不错,忍不住多吃了几口。

    不过……

    吃完之后,他马上就觉察到有些不对劲儿。

    这……怎么能忘了正事儿呢?

    他连忙看向陈南:“陈主任,我是抱着虔诚的态度,来跟您请教的。”

    “你这样是不是有点糊弄人了?”

    陈南看见詹姆斯哈肯,非但没有生气,反而笑了笑:“其实,答案,我刚才已经说了。”

    詹姆斯哈肯一听这话,顿时愣住了!

    这……怎么可能?

    你不就是让我吃了几个菜吗?

    怎么就跟我说了答案了?

    这不是开玩笑呢?

    就连杨福朋也是瞪大眼睛细细的看着这几盘菜,想要看出来几分端倪。

    陈南这个时候,把詹姆斯哈肯刚才递给他的那张研究结果的纸还了回去。

    然后,说道:

    “其实,詹姆斯教授,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

    “你所谓的萎缩性胃炎伴肠化,至少1/3可以逆转这个理论,只是你的猜想,或者说是理论猜想,对吗?”

    此话一出,顿时詹姆斯哈肯瞪大眼睛,有些难以置信的看着陈南。

    “不!”

    “我做过假设和实验的。”

    “自然不是简单的猜想。”

    陈南反问一句:“那你有具体比例吗?”

    詹姆斯哈肯沉默,摇头:“没有!”

    陈南笑了笑:“那就对了。”

    “其实,你的研究,从一开始,就走窄了。”

    “肠化之所以被称为“癌前病变”,是因为:

    1、胃黏膜腺体内的增殖中心受到致癌因子刺激后,其未分化细胞发生基因突变,肠型基因开放,向着肠型细胞分化。若细胞继续向不良方向发展,分化愈来愈差,最终发展为胃癌。

    2、随着胃黏膜腺体的萎缩或壁细胞数量的减少,黏膜壁细胞破坏、腺体萎缩、胃酸分泌减少,胃内pH值升高,诱导腺体颈部干细胞向肠黏膜方向分化,最终发生异型增生、胃癌。”

    “这些东西,只能说明一个问题!”

    “那就是内部环境,导致了胃粘膜处于一个不易生存的环境中,很容易发生异化。”

    “对吗?”

    听见陈南的这一番话,杨福朋顿时面色严肃起来,眼神也变得无比郑重。

    而詹姆斯哈肯更是连忙翻开笔记本,在上面写了起来。

    陈南继续说道:

    “你瞧,那几盘菜,胃、肠……明明都是消化系统,可为什么质地区别那么大呢?”

    “这其实就是所谓的肠化生。”

    “为何?”

    “你想一想,肠道细胞的生存环境,和胃黏膜细胞的生存环境。”

    “能一样吗?”

    詹姆斯哈肯顿时闭目沉思,也不吭声。

    而陈南则是不急不缓,一边吃饭,一边分析。

    杨福朋也不敢打扰两人,想吃,可是……看了看陈南,他总觉得,自己不配吃。

    这他娘的,吃个饭,还能讨论起来学术问题了?

    甚至,杨福朋已经打定注意了。

    以后绝对不和陈南单独吃饭。

    要不然得尬死。

    开个玩笑,杨福朋自然也不是一般人,作为国内肿瘤领域的中青代翘楚,他的能力自然也很厉害。

    只是,不得不说,他觉得自己依然有些小看了陈南。

    哪怕他已经拉高了很多对于陈南的评价,但是今天一看,似乎……还不够!

    这个年轻人,到底有多厉害?

    他总觉得,今天在这个“二合饭店”能出来一个了不起的成果!

    想到这里,杨福朋赶紧偷偷摸摸吃了几口炒肝,压压惊。

    不得不说,味道真的不错。

    而这个时候,詹姆斯忽然看向陈南:“陈主任的意思是……”

    “我从一开始就走错了路?”

    陈南点头:“没错!”

    “你研究胃粘膜和肠化生,但是你却单纯的研究胃内的环境。”

    “不可否认,幽门螺旋杆菌的确是一个重要的致病因素。”

    “但是……您知道吗?詹姆斯教授。”

    “在我们中国,人体可是一个整体!”

    “中医诊疗疾病,从来不是胃痛治胃,头疼治头。”

    “这是一种狭隘的思维。”

    “而现代医学对于肿瘤的靶细胞技术,虽然也很厉害,但是我依然觉得,这是走在了一条相对于狭窄的路上。”

    “扯远了!”

    “回来说一下萎缩性胃炎和肠化生。”

    “其实,关于这个课题,我也在研究,甚至已经做了数据分析。”

    “我把导致这个疾病的情况,做了一个详细的统计,中医证型里,有大量这样的患者,我按照症候学理论分析,把症候出现的概率,分为了:肝胃气滞、肝胃郁热、脾胃湿热、胆热犯胃、气郁痰阻、脾胃虚弱、胃阴不足和寒热错杂。”

    “这就说明了一点!”

    “那就是,不要再单纯的去研究胃内的情况,什么胃酸分泌、什么胃粘膜、什么幽门螺旋杆菌。”

    “或许,你打开思路,说不定能发现更新的东西!”

    “比如,从肝脏、胆囊……等角度,去研究!”

    此话一出,詹姆斯哈肯顿时激动的身体哆嗦一下。

    他面色凝重的看着陈南。

    “您是说……”

    陈南笑了笑:“詹姆斯教授,这是学术探讨,我是从中医角度和临床数据给出你的一个推断。”

    “您觉得,肝脏和胃联系最多的是什么呢?”

    詹姆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