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9章 文明需要载体(下)(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毛澄看大家都在思索,继续说道:“而文明的载体,就是国。一个或者多个。

    有国才能有承载文明扩张的养料。

    安南所在的支系文化区,就是捏出了这个国,才有了对抗主干文化、支系文化、次生文明对其同化的能力。

    但文化区只是文化区,想要不被主干文化、支系文化、次生文明吞并,就必须进行演进,将各地进来的文化进行糅合,然后再根据本地的需求,进行迭进,然后把自己变成一个独特的次生文明,在文明与文明之间充当缓冲带。

    这个体现一般为:去主干化、吸纳次生文明核心、与本土融合。

    安南有自己创造出来的喃字、朝鲜有彦文、日本有平假名和片假名,用这种方式来瓦解主干对支系是直接养料提供。

    毕竟文字不一样了,你下边的人就不能直接接触主干国家的发展成果,也就会在认知中形成一层壁垒。

    所以,一旦完成彻底的去主干化,那么支系文化区想要迭进成为次生文明,就需要找到第二个文明的支系文化影响。

    不管是次生文明还是原生文明的支系文化都可以。

    只要能完成整合,那就能变成一个次生文明。

    现阶段,安南、朝鲜、日本,都没有彻底完成去主干化,就是因为他们的统治高层,都是用汉文。

    并且,没有第二个文明文化区核心的融入,让他们产生自己该是自己的认知,于是他们理论上算是华夏文化的支系末梢。

    而大明的治下也有不少支系文化区。

    北疆草原的游牧文化、青藏高原的吐蕃文化、以及关西以西的绿洲次生文明区域。”

    内阁大佬们都是能人,一下就听出了毛澄这话的意思。

    梁储惊讶的问道:“所以说,太学府的那群研究所谓文明的学子认为,天演派之所以能在关西以西的土地上大行其道,其实根结在于,绿洲是次生文明区?”

    “之前是。”毛澄想了一下说:“因为有吐鲁番叶尔羌等等这些汗国,虽然对我们称臣,但他使用的多是教法治国,本地阿訇势力强悍,并没有完成蒙古整合,如果完成了蒙古文化的整合,那他应该就是草原游牧的一支,而不会形成次生文明的必要条件。

    但现在不是了,大批的人被迁走,本地其实已经是汉人聚集地,主体民族已经变成了汉人,他们的文字词语上,已经开始出现汉化。

    可以这么说,次生文明的重要条件就是,独特的拼音文字。他们并没用象形文字来定义词语,而是用拼音来延伸发展。

    陛下弄拼音,但标定官话的时候,对发音进行了一次系统性的大整顿,尤其是轻浊声调的大规模减少,就是为了方便学会读音来识字。

    这些学子研究陛下弄出来的拼音时说,拼音字母成为官方书写文字之后,上下层统一进行了去汉语词源化之后,就代表了这个支系文化区,基本上就要进入次生文明的破壳期。

    不过大明四周的支系文化区相关进程,被陛下打断了。

    草原上的回鹘文为主的蒙古部落,他们学的其实就是官话拼音,底层的词源已经被陛下替换了。

    朝鲜、倭国,他们的拼音,也是如此。

    尤其是朝鲜,最为彻底,本身他们的拼音就是八思巴文改过来的,现在朝鲜总督府,已经在本地朝鲜有识之士的帮助之下,对朝鲜话语词序进行了厘定,正在朝着官话方向靠拢。然后祛除本土的底层词根。

    也就是说,这一大片支系文化正在靠拢主干,准备接受同化。

    而天演派的作为,则是在破坏这个过程。

    关西以西,拥有大量各地的族裔,他们之间不存在交流的基础,必须依靠汉字来定义意义。结果他们在搞皇汉,明面上看好像是对的,但其实他们在压迫这些族裔进行反抗,如今大明还在迭进发展,一切看起来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