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1章 巴卑儿的朝贡之路(六)(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就这么的,巴卑儿彻底静下心。

    然后抵达了济宁州。

    从这里开始,就得走陆路了。

    因为北面黄河正在大规模整顿,朱厚照动用了海量人力物力,系统的梳理黄河下游地区,整个华北平原上,到处都是整顿的工地和水库。

    趁着现在人不多,朱厚照想要干啥,那就干啥。

    没人反对,因为上工地干活,朝廷照样能给你足够的钱去买粮食和吃肉。

    直隶,已经开始摆脱小农底色。

    越来越多的人从地里被挤出来。

    毕竟朱厚照推行的是股份公司制度,所有人按照城乡户籍,将自己的地和店铺兑入公司内,成为公司的资产,公司破产他们也得破产,公司不破产,那能一直过日子。

    但人一多,总是会人浮于事,大家都是股东,如果摊上了内斗,那是相当惨烈。

    所以,越来越多人放弃在自家的土地刨食,将地租给公司,公司再拆分成各个分公司,这些分公司按照朱厚照给的指标干活,收购物资。

    然后分公司上缴利润,剩下没在公司干活的人,只进行年终分红。

    如果有问题,可以投诉东厂,因为这些公司内部的股份,一半是皇帝的。

    说到底,朱厚照是拿着一半利润,来进行兜底和整顿不法。

    要说百姓信不信他,也能很简单,每年定点抓几个典型,然后彻查一下,百姓就能信他。

    钱对于皇帝来说不算什么,也没几个钱,但这些追缴回来的钱可以分给所有入股百姓,随便分个几元,对于他们而言都是巨款。

    所以,朱厚照运营的方式,其实还是类似宗族社会的方式,只是有皇帝直接入股兜底,将矛盾下放到本地的公司总裁团队和分红股东、百姓之中。

    这样一来,他是裁判,是大股东,与百姓休戚与共。

    还能稳定的营缮一套合规的收割体系,因为每年都可以用各种办法清扫一批不听话的人,那么隐性的中产天花板,也就卡好了。

    过几年自然好处多多。

    当然,现在的话,人力用另类的方式从地里挪出来了,毕竟人口是会增长,但土地不增长,公司每年给你家一点粮食当租金和分红,保证你全家不饿死,剩下的粮食进行一环环加工。

    比如很多农村乡社之中,有养鸡鸭,有养牛羊。

    不同公司之间,会进行对接,互通有无,将农产品过手交易,或者买回来自己深加工当做年终分红的实物。

    因为主要是给村里人自己吃的,不干不净谁敢自己吃?

    这样一来,你饿不死也赚不到钱,因为所有的生活必需品,内外各家公司都能想办法兜住。

    这样分红就少了,毕竟这是朱厚照的计策。

    他说,如果分红转化为实物,那皇室这边就可以不用进行分红,每年能有一大笔钱可以流入市面,只要不是让皇帝血本无归,皇帝都懒得管你们怎么折腾商品。

    因为哪怕是进行实物分红,给各种生活必需品,但转手之后的二手交易、礼尚往来、经商贸易,都是要抽消费税的。

    虽然只有一点,但累积一多,那是海量的天文数字。

    于是,单纯想靠分红想要改善生活,得猴年马月。

    这样一来,乡镇负责兜底所有人的生存必需品,朱厚照着力在城市发力,打造城市的工业集散中心。

    一些化工品、肥料等厂,都在发展。

    最近朱厚照开始要求建设污水处理厂,开始进行环保。

    原因很简单,国家不缺钱,大明金券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还在通缩,于是朱厚照就得想办法刺激消费。

    不过他不会走阿美那种花销,而是进行基建投资。

    宁愿将这些实物贬值,也不要空头支票。

    所以他对于工厂的污水处理迭代是要求极其严格的。

    要不是现在全世界只有大明一家能撑得起这么大规模的基建和市场,只怕这些投资工厂的企业早就跑路了。

    因为花销是真的大。

    但好在朱厚照大笔一挥,各种无息贷款,各种给。

    还是那句话!有钱!

    全世界七成五的黄金、白银、原材料全部涌入大明!

    大明东面地区的老百姓,生活物资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