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在朱瞻基的清缴之下,交趾布政司的大多数地区都恢复了秩序,原本叛乱的州府也重归了大明的治下。

    只是面对当地贫穷的环境,以及朝廷征讨此地的花费,朱瞻基还是多少有些觉得朝廷征讨交趾得不偿失。

    他和李彬算了一笔账,这次平叛,光是他们的军费就花了上百万两银子,而这还没算英国公那一路的花费,两边加起来朝廷花掉的银子至少有几百万两。

    朱瞻基虽然知道打仗不是这么算账的,但看着泼天的银子使出去,却不能为国家带来利益,这还是让他有些接受不能。

    因此不免让朱瞻基迟疑,朝廷征讨安南这么多年到底值不值得。

    在他看来,交趾布政司这片地方十分穷困,主要地形都是山地和密林,只有一小部分地区可以用于耕种。

    尽管土地确实肥沃,气候也很适宜种植稻米,但产出的粮食却并不算多,能够满足交趾布政司自己的消耗,不需要朝廷额外拨付便已经非常难得了。

    至于说这次朝廷通过海贸获得了大量的粮食,还能够支撑他这支军队平叛,那是因为周边国家产粮。

    也正因为如此,在朱瞻基看来,朝廷就不应该继续在交趾这块地方投入大量的精力,而是应该把这里变成和其他周边小国一样的藩属,要什么让他们每年进贡也就够了。

    朝廷本身根本没有那么多的精力和力量长时间的投入到这边。

    毕竟对于朝廷来说更重要的始终是两京十三省,这才是大明最重要的领土。

    除了这核心的两京十三省之外,其他地方……以朱瞻基去过的漠北和现在所在的交趾来看,他实在是不太能明白漠北那种荒无人烟和交趾这种烟瘴横生的地方有什么征伐的必要。

    尤其是如今大明的疆域已经足够庞大了,甚至大到了朝廷的政令都不能及时传达到帝国边疆了,可皇帝依旧热衷于开疆拓土。

    征讨漠北还可以说是为了解决北方蒙古人对帝国边疆的威胁,征讨倭国是为了白银和黄金改善帝国财政,可这交趾?

    就算朝廷要开海贸,不还有旧港宣慰司吗?

    不过不理解归不理解,如今作为皇太孙的他还是能够清楚的明白,自己需要平定交趾的这份军功,最好还要加上安定地方的政绩,这样才能够让他在皇帝面前足够露脸。

    不然的话,他这个皇太孙就要被朱瞻埈彻底给比下去了。

    朱瞻基觉得自己和朱瞻埈之间的关系,就像是玄武门之变之前唐太宗李世民和废太子李建成的关系一样。新笔趣阁

    他是太子李建成,有着大义的名分,但朱瞻埈就如同当年的天策上将李世民一样,凭借着军功、政绩等各方面的成就所带来的威望严重威胁到了自己太孙的地位。

    但和李世民不同,朱瞻埈表现得对皇位毫无兴趣。

    虽然这让朱瞻基感到安心了不少,却也还是无法打消他对自己弟弟的忌惮。

    毕竟从小他就知道,这个弟弟比他聪明,更得爷爷的喜欢。

    如果不是朱瞻埈当初一睡八年,导致朱棣放弃了对他的培养,恐怕现在这皇太孙的位置根本没他的份。

    因为无论是带兵打仗还是内政治国,朱瞻基都明显感觉到了自己和朱瞻埈之间的差距。

    论军功,朱瞻埈已经征讨倭国,为大明打下来了大片疆域,更每年都为朝廷带回来上百万两白银的收入。

    虽说如今倭国并没有完全打下来,但那不是朱瞻埈的问题,而是宁王和辽东三王的兵马不给力。

    对于征倭这项举措,眼下大明朝野上下都对其表现出了绝对的支持,没有人敢说征倭不对,最多逼逼几句靡费甚重,藩王做大云云。

    更不用说北伐的时候朱瞻埈的表现是何其亮眼!

    扪心自问,朱瞻基觉得易地而处,让自己去做那些事情是肯定做的没有朱瞻埈好的。

    北征的后勤他就根本想不到那么好的办法来减轻大军的消耗和朝廷的压力,更想不到之后分割和压制蒙古的办法。

    还有朱瞻埈的斩将夺旗,那本来就是朱瞻基负责的部分,只不过他没做好,朱瞻埈是来给他补救的!

    朱棣把机会同样给了他,但他没有做好,便怪不得朱瞻埈做的比他好。

    在这一点上,朱瞻基还是能够认清自己的不足,并不会因此而妒忌自己的弟弟。

    只是,认清自己和忌惮朱瞻埈威胁到自己的地位,这对于朱瞻基来说,是并不冲突的事情。

    所以他清楚的知道,他想要稳住自己皇太孙的位置,就必须要做出成绩来,向朱棣证明自己不是废物,自己也有能力。

    不然的话,就算朱瞻埈再怎么表现得对皇位没有兴趣,也不想和自己争储,朱棣也会把他扶到那个位置上,用来刺激自己……以及在必要的时候换人来当这個皇太孙。

    这一点,完全可以从朱高煦和朱高炽之间的争储看得出来。

    朱瞻基并不蠢,他能够清楚的感受到自家二叔和自家老爹之间的争斗,很大一部分都是皇帝在幕后操纵的。

    没有朱棣的纵容,朱瞻基很难想象就自家二叔那个水平,怎么可能斗得过自家老爹。

    如果是以前,朱瞻基可能还觉得自家老爹怯懦,比不上二叔也争不过人家,毕竟汉王朱高煦确实会收买人心,在军中也有着足够的威望与支持。

    但当朱高煦造反失败,被发配云南就藩,自家老爹正式坐稳了太子的位置之后,朱瞻基这才赫然发现,原来自家老爹早已经不声不响的将东宫的门生故吏安插进了朝廷上上下下的每一个部门。

    满朝的文官,七成出自太子东宫门下,这是何等的堂皇大势!又是何等的争储资本!

    毕竟朱高煦在军队中的威望再高,也不可能比得过封狼居胥的皇帝本人。

    起兵造反?朱高煦已经试过了,皇帝都没认真他就倒下了。

    所以这么多年以来,朱高煦之所以能够和朱高炽争储,完全是皇帝在后面纵容的。

    而现在,皇帝把主意打到了自己和朱瞻埈的身上,这让朱瞻基感到无奈的同时,却也别无选择。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